1、演播厅的四面很厚重,墙体为双层240mm中空300mm的砖混隔音墙,隔声不成问题,但由于大厅框架结构的梁、柱使双层墙形成了刚性联接,对隔振效果有影响。大楼的中央空调主机已经作了隔振处理,大楼附近也没有大的振动源,估计没有大的问题。施工方应继续把各隔声门窗做好,避免前功尽弃。
2、 和小尺寸的录音室、口播室不同,本演播厅的容积已经足够大,顶棚吸声层以下约7000立方米,形状也较合理,吸声层以下约为W20、D29、H13,简正频率简并现象已经下移到节目内容和听阈以下。声场不均匀和声音染色程度也自然降低,不会妨害听音效果。
3、演播室内有300人左右的观众区,观众座椅为硬靠手硬背面的适当厚度坐垫的软椅,接近人体的吸声效果,兼顾声学、舒适和美观的要求。观众区无论坐人与否都可以形成优良的吸声区,减少混响时间,提高声音的清晰度,降低建声工程造价。
4、 表演区后面设有一吊挂式天幕,可从地面上升到8米左右的上空,这层天幕垂下时在声学上是一种吸声构件。在节目制作中运用得当能取得一举多得的效果,例如管弦乐队演奏时,此天幕既可以用于灯光造型,又能吸收打击乐、铜管声部过强的声能。
5、 高8.4米处环绕厅堂的钢筋水泥走道增加了厅堂内表面积,有减小厅堂混响时间的作用。同时,对来自舞台的非扩声的声波而言,能起到反射板的作用。在舞台区,其反射波对两侧演员有利;在观众区,其反射波对两侧观众有利。如果能在走道下增加向下倾斜的反射板则更好。
上一篇:数字演播室建设
下一篇:数字虚拟演播及教学系统建设